好幾次回台南過農曆年 , 都和奇美博物館擦肩而過 ,
今年 6 月社大老師揪對藝術有興趣的同學一起去參觀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
因此我終於來到保安車站了 !
年輕時與朋友到英國自助旅行時 , 也曾到英國國家藝廊 ,
展品從1260年早期文藝復興的Sainsbury 翼樓到1900年現代藝術的東樓 ,
不過那時有時差 , 頭昏逛美術館的收穫大減 , 只是走馬看花 。
這次老師訂到星期一 9:30 的場次 ,
我心想應該可以好好欣賞名畫了 。
結果 .... 有預約場次和沒有時間限定的特展一樣得在畫前排隊 ,
因為租導覽機的人會停留得比較久 , 唉~~~
不過光看畫旁邊的中文解說 ,
對英文菜菜子的我 , 就比在國外看展覽學習更多。
其中有一幅" Doña Isabel " 肖像畫讓我對西班牙國寶級畫家哥雅 Francisco de Goya 大大改觀 ,
話說以前翻西洋美術史時看到他畫的西班牙王室 , 沒什麼感覺 ,
又看到幾幅黑色恐怖畫 , 心想這位畫家怪怪的 .....
沒想到他也有這麼優美的畫作 。
回家找出當年買的導覽書 ,
勤快地查字典 、閱讀有關這幅畫的介紹 ~
Doña Isabel 和她丈夫 Don Antonio 是哥雅很好的朋友 ,
Don Antonio 是西班牙美洲殖民地國務大臣 ,
可見哥雅在宮廷裡跟達官貴族關係良好 。
這幅肖像畫是哥雅根據傳統 、答謝主人殷勤款待的禮物 ,
不過國務大臣畫像後來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賽馬俱樂部毀於火災 。
Isabel 夫人的瑪哈 maja 風格 ,
原本是馬德里社會底層婦女的裝扮 ,
但是在 18世紀末 、19世紀初卻流行於上流階層 ,
成為西班牙的國家象徵 patriotism ,
黑色的連頭紗蕾絲短披肩 mantilla 和高腰設計 high-waist ,
顯得更加撫媚動人 。
很明顯地 , 畫中人擺出佛朗明哥舞者的姿態 ~
左手叉腰 , 頭部與軀幹呈現不同方向 ,
神情堅定又自信地 。
在軀幹前伸出的右手臂和右手 ,
使得這幅半身像的構圖呈現完美穩定的三角形 ,
但如果少了 " 黑色瑪哈 " 光環般襯托亮白的肌膚和粉色衣著 ,
便會淪為一幅庸俗的畫作 。
哥雅強調出這位少婦最美的眼睛和青春肌膚 ,
同時也不隱藏她多肉的鼻子 、下顎和有些嬰兒胖的雙下巴 。
1980年透過 X光攝影檢測出哥雅是在一幅身穿制服的男士肖像上 、沒有掩蓋圖層地作畫 ,
可見兩幅畫的時間很接近 ,
她的下巴附近依稀可見男士的眉毛線條 。
珍藏展的解說是當年西班牙政局動盪 ,
不容易取得物資和贊助 , 畫家必須經常重複使用畫布 。
( 網路照片 )
剛好那陣子有部紀錄片上映 ~ " 再見哥雅 : 卡葉爾與布紐爾的最後巡禮 " ,
所以我趕在下片前去電影院觀賞 ,
果然吹著冷氣 、看大螢幕 , 更能輕鬆品味收藏於不同國家的哥雅畫作 。
卡葉爾 Jean-Claude Carrière 是一位法國知名的編劇 、演員 、 導演 、作家和畫家 ,
曾得過坎城金棕櫚獎和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
我有印象的電影是 " 布拉格的春天 " 和 " 大鼻子情聖 " 。
他和西班牙超現實名導布紐爾 Luis Buñuel 是關係密切的合作夥伴 ,
拍攝這部紀錄片時 , 布紐爾早已辭世 ,
但是他們倆人跟哥雅一樣 , 都出生於西班牙亞拉岡自治區 ,
擁有一些類似的生命經驗 。
卡葉爾帶著好友的鬼魂和回憶 , 一起尋訪最愛的哥雅 ,
他也為電影 " 哥雅之魂" 寫了劇本 ,
他在2021年過世 , 這部電影是他留下最後的身影 。
( 壁毯畫稿 / 圖片來源 : Useum )
哥雅的名聲和他的繪畫生涯同樣很難定位 。
出身貧寒的鍍金匠家庭 , 小時候被教士發現他的繪畫天分 ,
被送去跟畫家學習 ,
曾到義大利留學 , 受到文藝復興的薰陶 ,
自己也鑽研西班牙偉大畫家維拉斯奎茲的風格 。
後來娶了同鄉的宮廷畫家妹妹為妻 ,
經過引薦 , 他進入宮廷繪製壁毯畫稿 ,
愉悅輕鬆而甜美的裝飾風格 ,
進而成為宮廷畫家和肖像畫家 ,
靠著才華和人氣 , 能夠先後於不同政權的國王底下工作 , 倖免於戰後迫害 。
( 西班牙王室 / 圖片來源 : Useum )
卡葉爾來到哥雅畫作收藏最完整的西班牙普拉多美術館 ,
我也曾跟著旅行團去過 , 被裡面的館藏震憾得過於興奮 ,
尤其是看到維拉斯奎茲的名畫 ,
可能時間有限 , 我對哥雅廳居然沒什麼記憶 ,
只記得導遊介紹兩幅黑壓壓的油畫 。( 大概不喜歡 , 就自動從腦袋刪除了 ..... )
卡葉爾對哥雅充滿好奇的提問 ~
從宮廷下班後的哥雅 , 到底在想什麼 ?
為什麼他的房間佈滿了生前從未公開過的黑色繪畫 ?
看他畫的查理四世一家 ,
各個庸俗華麗地排排站 ,
被評論為~ " 像中樂透的雜貨商一家人 " ,
其中一位公主的頭奇怪地轉向後面 ,
據說是因為過於蒼白 、哥雅拒絕畫出 ,
哥雅自畫像還隱身在後面畫板陰影下 。
( 宮女 / 圖片來源 : 維基百科 )
不像維拉斯蓋茲為王室畫的“宮女”,
構圖和景深 、虛實空間運用都成為美術史上的經典 ,
畫家自畫像的氣勢也差很多 。
( 哥雅之魂海報 / 照片來源 : imdb )
也許那是哥雅對王室的嘲諷 ,
我後來也找到2006年的電影 " 哥雅之魂 Goya's goasts" 觀賞 ,
裡面就有演到當時西班牙王室的昏庸淫亂 ,
皇后演員長相就酷似哥雅筆下描繪的 ,
她要哥雅畫一幅馬上英姿的肖像畫 ,
其實是先畫馬 , 皇后再騎在假的木架馬鞍上擺 pose ,
如果對成品不滿意 , 畫家可能拿不到酬勞 。
不知道哥雅是不是故意的 , 都不願幫她美肌一下 ,
寫實地畫出她的法令紋和滑稽的笑容 ,
當拿破崙的法軍攻下西班牙 ,
法國官員們就揶揄皇后肖像~ 這麼醜 , 怎麼還有那麼多情夫 ?
( 瑪哈 / 圖片來源 : Useum )
哥雅私下畫畫則是另一回事 , 而且沒在怕的 。
當法國已經開始為大革命的啟蒙醞釀 ,
西班牙仍然是天主教宗教統治的國家 , 嚴禁繪畫裸體 ,
自主性很強的牡羊座畫家偏偏反其道而行 ,
卡葉爾說他先是畫了一張 " 裸體的瑪哈 " , 受到告誡 ,
他不做修改 , 絕不妥協 , 乾脆又畫了一張 " 穿衣的瑪哈 " ,
神情姿態更為嫵媚撩人 ,
據說是由一位權臣 、皇后情夫收藏在宅邸裡的秘密小房間 ,
不過後來被宗教裁判所判猥褻而沒收 。
紀錄片中有一幅某病重的夫人委託哥雅 ,
她想在死前留下美麗的肖像畫給家人 ,
哥雅果然不負所望 , 畫出一位賢淑端莊的母親 。
這個小故事也可看出他善心的一面 。
( 哥雅之魂劇照 / 照片來源 : imdb )
不過卡葉爾指出 , 哥雅對畫腳有特別的癖好 , 尤其是女性 ,
每當客戶請他畫出手部 , 就必須加價 ,
但是如果能讓他畫腳 , 他就很高興不另外收費 。
我覺得他的確都把女性的腳畫得很小巧性感 。
" 哥雅之魂 " 有一段幽默的對白是羅倫佐神父問哥雅能不能畫出手部 ,
哥雅說手比較難畫 , 一隻手兩千 , 神父就默默地把手縮進長袍裡 ....
在夜晚畫室中 , 只見哥雅戴著一頂自製的燭光頭燈帽在作畫 ,
很有趣 , 不知道是不是他自己發明的 , 頭頂會不會很燙 。
( 阿爾巴公爵夫人 / 圖片來源 : Useum )
卡葉爾也講到畫家的風流韻事 ~
他的老婆幫他生了19個小孩 , 但是只有一個兒子活到成年 ,
和也是牡羊座的音樂之父巴哈際遇相當 ,
兩任老婆生了20個小孩 , 只存活一半 。
不過哥雅可沒有巴哈那樣專一 ,
不僅與有夫之婦的貴婦模特兒交往密切 ,
還把這段關係隱藏在畫裡 , 成了公諸於世的秘密 。
這位貴婦是阿爾巴公爵夫人 Duchess of Alba ,
原本是名交際花 , 聽說集美貌 、智慧和財力於一身 ,
比皇后還招搖 。
當50歲的畫家遇到他的繆思 , 30多歲 , 正值花樣年華 。
卡葉爾說 , 1792年哥雅有一次突然昏倒 , 醒來後開始飽受耳鳴之苦 ,
聽力漸漸消失 , 所以他受過手語的訓練 。
( 圖片來源 : 維基百科 )
在1795 年公爵夫人的肖像裡 ,
右手奇怪的手勢 , 其實是手語中哥雅的 G 開頭 。
1797 年的肖像雖是居喪期 , 仍穿著時髦的瑪哈服 ,
腰繫紅帶子 , 衣袖和鞋子都閃閃發光 ,
哥雅毫不隱諱對夫人的愛慕 ,
讓她右手戴著兩支戒指 , 一個刻著Alba , 一個則是 Goya ,
並且指著地上的 " Solo Goya 只有哥雅 " 字樣 。
( 哥雅自畫像 / 圖片來源 : Useum )
( 林布蘭自畫像 )
哥雅也受17世紀的荷蘭大師林布蘭影響 ,
用自畫像忠實地記錄歲月的痕跡和練習繪畫技巧 。
這次珍藏展中 , 有一幅林布蘭離世前的自畫像 ,
在世時就功成名就的他 , 卻因生活揮霍而晚年不保 ,
在這幅畫中 , 他用厚重的顏料堆疊出臉部的皺紋 ,
蒼老陰霾 。
而哥雅1820年的自畫像 ,
更畫出醫生照料下病重的模樣 ,
想到梵谷也畫出割耳後的自畫像 ,
兩者都因生病而精神狀態有問題 。
原本性情的分裂 ,
在1802年公爵夫人死後 ,
哥雅對宮廷貴族世界便失去興趣 。
加上耳聾 , 病魔漸漸影響他的藝術風格 。
( 奇想集 :理性沉睡 心魔生焉 / 網路圖片 )
哥雅受林布蘭影響 , 也鑽研蝕刻銅版技巧 ,
他用平行線表現明暗 , 還自創細點腐蝕法營造像炭塗的素描效果 ,
1799年出版的 " 奇想集 " , 是他在耳聾後 , 表達內心錯綜複雜激情的出口 ,
極盡諷刺醜化地提出政治 、宗教和社會亂象的批判 。
其中一幅描寫未受啟蒙的人理性沉睡時 ,
化身蝙蝠的心魔就出現控制一切 。
( 左:奇想集 / 網路圖片) ( 右:哥雅之魂劇照 / 照片來源 : imdb )
" 哥雅之魂 " 電影一開場便是奇想集的熱賣 ,
引起教會的不滿 , 除了禁止哥雅再出版 ,
也開始一連串宗教裁判所對非天主教教徒 ( 異教徒 ) 進行宗教迫害 ,
很多是莫須有的冤獄 。
雖然劇情對哥雅的一生沒有很詳盡的刻畫 ,
而且耳聾後跟正常時講話也沒太大差別 , 只是旁邊多了一個手語隨從 ,
但是營造出的時代背景對他的影響倒是拍得很不錯 ,
像宗教審判的服飾場景考據 , 是參考 " 奇想集 "的畫作 ,
還有把另一幅畫很立體生動地呈現在電影中 。
( 1805年 5 月3日 / 圖片來源 : Useum )
( 格爾尼卡 / 畢卡索 / 網路圖片 )
哥雅這幅 " 1805年5月3日" 與畢卡索知名的" 格爾尼卡 " 有相類似的訴求和重要性 ,
前者是法國拿破崙軍隊佔據西班牙 , 對反抗的群眾行刑般地虐殺 ,
在陰霾的天空下 , 一排槍擊手對準手無寸鐵 、哭泣的老百姓 ,
地上堆積的屍體血流成河 ;
後者則是1937年西班牙內戰 , 佛朗哥領導的國民軍在德國納粹黨支持下 ,
對格爾尼卡小鎮進行無差別地毯式轟炸 , 1600居民慘死 ,
畢卡索將血腥隱藏在無色彩大圖之下 , 以立體派技巧表達支離破碎的意象 ,
倒地的人 、慘叫的人和馬 、抱著死去孩兒悲痛的母親 、邪惡勢力的人身牛頭 ......
時隔一百多年 , 兩者都是對戰爭加害者的控訴和闡述戰爭的無情 ,
哥雅的蝕刻版畫也有一些關於戰爭暴戾的畫題 , 死後才公開 ,
可惜到了二十一世紀 , 人類依舊沒有從中得到省思 ,
武器不斷演進 , 掌權者的理性依舊沉睡 , 以暴制暴的戰事輪迴無休 。
哥雅晚期畫出一系列惡夢病態式黑色創作 ,
以畫刀代替畫筆 , 狂亂的風格 ,
告別過去古典浪漫唯美風格 , 卻成了現代藝術先驅 ,
尤其是他的蝕刻版畫讓他名揚四海 ,
奠定他在藝術史上的地位 。
我則是從這幅優美的肖像畫 ,
進而更了解這位以前不怎麼喜歡的藝術家生平與名畫背後故事 ,
是這次參觀奇美博物館之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額外收穫 ,
特地撰寫一文紀念這趟藝文之旅 。
參考資料 :
The National Gallery Companion Guide
佳慶藝術圖書館---新地平線 New Horiz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