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5日 星期五

◎ 我想有個家 & Nobody Knows


今年陸續看了 3 部入圍奧斯卡外語影片 ,
剛好都是跟 家 這個主題有關~
分別是
日本「小偷家族」 (2018.7.15)
墨西哥「羅馬」 (2018.12.20)
黎巴嫩「我想有個家」 (2019.2.28)


「小偷家族」講述一群社會邊緣人組成的家庭 ,
每位成員都有不為人知的故事 ,
就像剝洋蔥皮似地層層解開 ,
讓人驚訝看似相親相愛、倚賴扶持的家人
其實都是沒有血緣關係的。


「羅馬」是導演的半自傳故事 ,
位在墨西哥羅馬區的家中 ,
一位原住民女傭雇主家人之間的患難情誼 ,
真摯感人。

這部 Netflix 投資的電影 ,
我是看電影院的大螢幕 ,
覺得導演的黑白攝影的藝術呈現相當棒 ,
而剪接把情緒的起承轉合掌握的非常飽滿 ,
拿到包括奧斯卡外語片等多項大獎的確實至名歸。

劇情也溶入了當年墨西哥發生的抗爭暴力流血事件 ,
可惜因為不了解他們的歷史 ,
所以那個部分看得有點難懂 。



相較之下,
「我想有個家」描述的黎巴嫩貧民窟故事 ,
寫實場景和平易近人、 富有同理心的敘事手法
讓人很容易地進入情境 。

這位漂亮導演娜丁‧拉巴基指導素人演員的功力了得 ,
演技生動自然 , 可圈可點 ,
也是女演員的她 , 在片中還客串律師一角。

不過後半段應該高潮的點卻有點弱掉 ,
也許是怕流於劇情太過灑狗血 ,
但是瑕不掩瑜 , 我還是蠻喜歡這部電影 ,
好幾段劇情都讓我對這個陌生的國家印象深刻。

(照片來源:Capharnaum twitter )

原文片名 Capharnaum 伽百農 ,
來自聖經中的地名 ,
意指受到詛咒、 已成廢棄遺忘之地 ~


電影以兩個不相關的場景開始倒敘 ,
一個是一群外國女子在牢中排隊、等點名 ,
其中一位非洲女子 Rahil 似乎滿懷心事 ,
官員依序盤問她們有沒有懷孕 ....

另一個是纖瘦的小男孩 Zain 在監獄裡受獄醫檢查 ,
然後在法庭上控訴自己的父母 ,
他回想事件的來龍去脈 ....


一家九口擠在貧民窟裡的破舊小公寓裡 ,
較大的小孩要幫忙照顧幼小的弟妹 ,
有點像以前台灣的家庭 ,
但是他的父親整天無所事事 ,
反而是 Zain 得出去替房東打工賺錢抵房租 。

(照片來源:Capharnaum twitter )

另外母親還叫 Zain 帶著弟妹在街頭擺攤 ,
馬路上塵土、 汽車廢氣瀰漫飛揚 ,
居然還有人跟他們買蔬果沙拉 ,
大概母親覺得可以利用小朋友的童稚取得路人的同情吧?!

他還拿著不知哪裡取得的止痛藥處方籤 ,
跟藥劑師撒謊母親重病不能親自來拿藥 ,
回家後幫忙母親打成藥粉加水 ,
以衣服浸泡之 ,
再拿去牢裡給服獄中的大兒子賺外快 ,
這種走私 "成癮型" 藥品的方式讓我覺得很不可思議。


Zain 雖然只有12歲 ,
但是在街頭打拼讓他快速早熟 ,
他和差 1 歲的妹妹感情最好 ,
也很懂得保護她 ,
當他覺察他的老闆~ 房東的兒子看上妹妹時 ,
他就盡一切的力量去防衛阻擋 ,
可是他的父母爲了討好房東 ,
還是把身心還未發育成熟的女兒賣掉 ,
讓 Zain 傷心氣憤地離家出走。

這種小新娘悲劇在落後貧窮國家似乎常常發生 ,
透過這部電影也能喚起兒童福利機構和世人的關注。

(照片來源:Capharnaum twitter )

我最喜歡的一段是
Zain 流落在一個城市遊樂場
遇到對他伸出援手的衣索比亞女服務生 Rahil ,
電影開場的兩條平行線開始有了交集 ....

雖然她的經濟條件也很困頓 ,
但是仍想方設法地偷偷扶養襁褓中的兒子 ,
與 Zain 生而不養的父母有著強烈對比

Zain 爲了報答她的收留 ,
因此白天幫忙照顧小寶寶 ,
他從小就負起照顧弟妹的擔子 ,
就把這個可愛的非洲寶寶當作自己親弟弟般地疼愛。


隨著劇情的展開 ,
漸漸能了解這位女外勞單親媽媽為什麼要把小孩藏起來 ,
原來有項規定:外勞一旦懷孕就得遣送回國 ,
若爲了想繼續留下來工作 ,
只能接受無良仲介的壓榨 ,
假身分證來打黑工 ....

有效期限快到時 ,
那個仲介不僅逼她再籌一大筆錢來換證 ,
還覬覦她的寶寶。

雖然遊樂場同事願意假扮雇主 ,
到政府單位去證明她有正當工作 ,
沒想到弄巧成拙 ,
反而被抓去監禁。


今天剛好看到一則新聞 ,
一位越南女移工因為懷孕生子 ,
因為怕被雇主開除 ,
便把女嬰丟棄在紙箱 。

看來無論是在哪個地方的年輕女移工 ,
都可能有類似的事件發生 ....


等不到 Rahil 回家 ,
Zain 以為她是個遺棄小孩的狠心媽媽 ,
爲了求生存他又開始上街頭想辦法 ,
好不容易偷來的牛奶卻不是母奶的味道 ,
飢餓的小寶寶嚎啕大哭 ,
那一段真令人心酸。

母子連心 ,
Rahil 躲在洗手間一邊疼痛地擠出母奶 ,
一邊焦急地暗自垂淚 ,
非常細膩地呈現母愛的偉大迫於現實的煎熬


Zain 帶著弟弟去市集裡的仲介商那裏找媽媽 ,
認識了一個敘利亞小女孩 在兜售物品 ,
他聽說她平常都有免費餐可以吃 ,
但是人道救難組織只提供敘利亞難民援助 ,
Zain 便學了幾句敘利亞語去碰碰運氣。

小女孩還告訴他只要存夠錢 ,
她就要去找仲介商送她去移民天堂 ~ 瑞典

(資料來源:Google Map)

小女孩拿出移民國家選項的名單 ,
有最鄰近的土耳其和遙遠的瑞典 ,
因此我找出片中提到的國家相關的地理位置 ,
原來黎巴嫩這個小小的國家就在戰亂頻繁的敘利亞旁邊 ,
大概也只能當作難民營的中繼站 ....


冒險搭船到較靠近的土耳其也是常有所聞 ,
但是土耳其也不願意再多收留了 ,
難民只好往北朝歐洲去求援。


不過那個無良的仲介商 ,
不僅偽造假證件 ,
而且還是販賣人口的人蛇集團 ,
難怪他一直叫 Rahil 把小寶寶交給他。


想到前陣子一向和平的紐西蘭
也發生攻擊伊斯蘭教徒的慘劇 ,
兇手是個白人至上主義的偏激狂徒 ,
根據報導他在歐洲遊歷時接觸到許多仇視難民的思想 ,
當難民逃到歐洲造成當地人失業率提高 ,
或是生活習慣不同而引起衝突 ....


所以小女孩心中的移民天堂 ,
是否真的是天堂呢?

而 Rahil 的家鄉遠在衣索比亞 ,
如果自己的國家沒有戰亂或能夠安居樂業 ,
誰又願意遠離家鄉到陌生國度當次等公民、重新適應呢?


從國際回看台灣的狀況 ,
應該好好珍惜現有的一切 ,
對長久以來累積的實力要心存感恩和自信 ....

戰爭是很殘酷的 ,
當政者不該爲了爭奪權力而犧牲全民的幸福安全 ,
我們沒有多大的籌碼去挑起戰爭 ,
追求和平共處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照片來源:Capharnaum twitter )


紐約時報影評:
"A Heartbreaking and Defiant
Look at a Boy's Life in Beirut "
一個令人心碎和對抗的貝魯特男孩的人生

後來 Zain 因為得知妹妹死訊 ,
悲憤地去找房東兒子報仇 ,
才被關進監獄。
他決定控告失職的父母 ,
與雙親對簿公堂的新聞震驚社會。

Zain 指責他們不讓他上學 ,
無法給孩子有好的成長環境 ,
還不停地生小孩。
父親卻一臉無辜地說: 他也是這樣長大的啊 !


看到 Zain 在街頭打工和流浪的劇情 ,
讓我想到 " 漫漫回家路 Lion " 裡的薩魯 ;
而小孩養小孩的情節 ,
則是聯想到 " 小偷家族 " 導演是枝裕和另一部作品 ~
"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 Nobody  Knows " ....


我曾看過這位導演幾部坎城影展得獎作品 ,
直到看完 " 小偷家族 " 後 ,
就想把之前還沒看過的電影再找來欣賞 ,
尤其是一開始的 "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 " ....

劇中的童星也都是素人演員 ,
飾演大兒子的柳樂優彌
更成為最年輕的坎城影帝 ,
過早成名的光環讓他壓力太大 ,
成長過程曾經歷過崩潰失控階段 ,
但是沉潛過後又繼續展現才華。

我看過他長大後演的一齣晨間劇 ,
覺得他的眼神間有股特別的魅力 ,
很想看看他小時候的處女作


劇情是一位單親媽媽帶著四個小孩在東京租公寓 ,
她跟房東謊稱老公在外地工作 ,
家中只有一個兒子阿明 ,
因此其他三個小孩都要躲在家中靜靜地玩耍。

其實她也經常爲了大阪工作而不在家 ,
所以會留一些生活費給阿明 ,
把照顧孩子的責任托付給14歲的他 ,
如果錢不夠用 ,
他只好去找媽媽的前男友們週轉 ....

四個小孩都是同母異父 ,
但是感情很好 ,
爲了不要被拆散 ,
阿明很努力地幫弟妹籌措糧食。


阿明雖然和 Zain 一樣很有責任心 ,
也很想和同年齡小孩一樣去上學、交朋友 ,
但是阿明自我約束的道德感很強 ,
即使沒錢了、 也不願意當小偷 ,
有一家便利商店的店員很願意幫他 ,
會偷偷拿淘汰的過期便當給他。

在母親有了新家庭、 離棄他們之前 ,
他曾經埋怨她太過自私 ,
母親則反問為什麼她就不能追求幸福?
自私的是你們的父親。


除此之外 , 阿明總是默默地承擔壓力,
無太大的情緒起伏地接受命運 ,
比起 Zain 嚴厲地指責父母 ,
那種令人感到悲傷的力量似乎更大。

我看此片有一種紀錄片的感覺 ,
朋友介紹我讀是枝裕和寫的散文集 ,
讓我了解很多有關他拍電影的過程 ~

他是從拍電視紀錄片開始的 ,
本來覺得自己應該會從事寫作 ,
但是卻一頭栽進影像工作 ,
讓作品能與世界對話 ,
劇本也是自己構思的 ,
有時他只給演員口述劇本 ,
演員的即興演出更為自然 ,
也給導演其他的靈感。

電影也應盡量用不直接說出悲傷或寂寞的方式 ,
表現悲傷或寂寞 ,
就是有效利用類似文章裡的「行間」(留白) ,
讓觀眾自己以想像力補足的電影。
---- 摘自宛如  走路的  速度  我的日常、創作與世界


這齣電影的劇本是在他20多歲、還沒有拍電影經驗時寫的 ,
改編自當時東京發生的真實案件 ,
當時虐童的新聞並不多見 ,
因此媒體下了相當嚴厲批判的標題 ,
但是是枝導演卻對事件裡的母親和少年有很多的疑問和聯想 ~
如果這位母親在養育期間沒有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
那大兒子又如何成為一位保護弟妹的大哥哥呢?

這個企劃直到導演年屆 40 才有機會付諸實現 ,
他反而有更成熟的視線來思考 ,
他不想在電影中有太多的批判 ,
他想描繪的是那些小孩的日常生活 ,
與演員們保持距離地觀察和拍攝 ,
是他在拍紀錄片的手法 ,
客觀地凝視他們 , 傾聽他們的聲音 ,
進而讓觀眾來檢視自己 ,
電影中沒有絕對的壞人和英雄 ....

電影不是用來審判人的 ,
導演不是神也不是法官 ,
壞蛋或許是用來讓故事(世界)變得比較容易理解 ,
但剔除這個元素是否反而可以
讓觀眾將這個電影當成自己的問題帶回日常生活中呢?

我總是期盼看電影的人回到日常生活時 ,
對日常生活的看法能有所改變 ,
能成為他們改掉用批判性眼光
看待日常生活的契機。
---- 摘自【我在拍電影時思考的事】


我喜歡是枝導演對類似題材的思考 ,
讓我有更多的想像空間 ,
這就是是枝電影獨特哲學性和詩意吸引力。

有趣的是他也是第一眼看到
新人柳樂優彌那雙銳利的眼神 ,
無須試角就認定他就是要找的大男孩 ,
不禁佩服導演看人的眼光。

這兩部電影表現了
同樣貧困環境但是得到父母不一樣的教養方式 ,
小孩的行為模式有不同的發展趨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