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3日 星期一

◎ 大安水路遊蹤鐵馬行

2013.5.19

去年夏天我參加 3 場大安區公所辦的人文走讀課程 ,
第一場是 " 水路遊蹤 ~~~ 拼湊水圳ㄗㄨㄣˋ記憶 " 的導覽課 ....



常常聽到 " 瑠公圳 " 這個名詞 ,
但是我不知道是什麼 ,
這次跟著大安社大梁蔭民老師走讀 ,
而且是騎著單車 ,  一次很特別的機會 ,
我有點緊張 ,  怕騎太慢跟不上團體。




我們在忠孝新生捷運站 U-bike 廣場集合 ,
一些報名的人擔心有颱風沒來 ,
結果我們從中班變成機動性強的小班團體 ,
這樣也好 ,  車隊不會拉太長 ....



騎車出發前 ,  老師先跟大家上課 ,
我得一邊寫筆記、  一邊在腦裡用力回想台北地圖 .... @@


話說台北盆地曾經只是個  ,
後來經過地殼變動、 土地升高 ,
成為森林、 沼澤 ,
原住民在此打獵補魚。


清朝雍正、 乾隆年間 ,
漢人來此開墾 ,
為了種稻米 ,  由各墾號地主自行開闢蓄水的陂塘 ,
後來才有公共塘、 圳道的大規模水田灌溉計畫 ,
在現在的台北市興建了 霧裡薛圳瑠公圳 ,
水源都是截取新店溪水系 ....

( 現在台大校園裡的醉月湖 ,  就是少數僅存的埤塘.... )





霧裡薛圳 ~~~  從現在的景美溪 ( 昔稱: 霧裡薛溪 ) 截流取水 ,
到了公館的溫州街54巷 / 新生南路 ( 昔稱: 九汴頭 ) 形成分水紐 ,
分出 9 條支圳 ,  灌溉台北市西區 ....


到了日據時代 ,  整合成霧裡薛圳第一、  第二、  第三支線



瑠公圳 ~~~ 是墾戶首「金順興」 郭錫瑠郭元芬父子
先後在新店青潭溪碧潭截流取水 ,
灌溉台北市東區 ....


日據時代設立公共埤圳法則: 【瑠公水利組合 】,
因此現在很多人誤以為台北市的水圳都叫做瑠公圳。


( 這時我腦中浮現出公館附近的自來水廠博物館 ,
也許跟公共埤圳的歷史有關 .... )




這時老師拿出一塊 Google 放大地圖的板子 ,
讓我們猜哪條路以前曾是河流 ....


我隨便指出一條彎曲的路 ,  居然被我矇到了 ,
更驚訝的是 .... 就在我家附近那條馬路 ,  Oh  My  God .... @o@
我的腦袋好像被重重敲了一記 !!!!
原來 " 我家門前有小河.... " 這首歌歌詞是這樣的畫面 ....


都市發展變化太大 ,  土地寸土寸金 ,
水圳一一被填滿或被地下涵管取代 ,
這樣的稻田美景已經不復存在 ,
一切只能靠想像了 .....  嗚嗚 ~~~




亂亂猜題還猜中 ,  獲梁老師贈送筆記本 !!!
^ //// ^  笑的好尷尬喔 ~~~



出發前留影 .....



先騎到對面的台北科技大學 ,
平常經過時 ,  只注意到它的綠牆設計 ,
沒想到校區外圍還有生態河流 ....


大學外圍鋪設的生態河流 ,
是因為新生南北路曾有霧裡薛圳支流的人文歷史記憶 ,
所以以此意象來紀念之。



我們從新生南路右轉到八德路時 ,
老師指著新生高架橋說 ~~~
以前下面有大排水溝 ,  現在都加蓋了 ,
只剩下某些地方可以看到排水溝 ....


我在南京東路的新生高架橋下面有看到一段沒加蓋的排水溝 !!!
經老師講解 ,  才知道以前是長的像照片那樣 ,
排水溝跟水圳不同 ,
是都市排水設施。




接著我們右彎進八德路寧馨公園 ,
老師說這一條路曾經是河流 ,
等一下會看到蛛絲馬跡的歷史密碼 ,
我們就想像是在逆流而上地往前 " 划 " 吧!!!!
哈哈!!!  真是一趟名符其實的拼湊水圳的記憶之旅 ....



沿著歷史之河一直划到市民大道 / 復興南路附近的小公園 ,
有一座香火鼎盛的土地公廟 ~~~ 福佑宮 ,
密碼就在那裡 !!!!



從水圳地圖上看 ,  這裡曾是霧裡薛圳第一支線 ,
老師說土地宮廟有 3 種 ~~~
庄頭庄尾田頭田尾 、 水頭水尾 ,
福佑宮就是第三種 .....


柱子上的聯對有密碼:
寫著 " 福地三岔口 " " 福地三周水 " ,
保佑著各墾號之間水權共享、 和平相處、 家家戶戶大豐收 ....



我突然想到以前常常騎車經過這裡去找朋友老陳 ,
沒想到她家附近是塊福地勒!!!
城市密碼真有趣 !!!!  ^ ^




接著穿過復興南路 ,
一直騎到 Sogo 忠孝館後方的廣場 ,
以前我上瑜伽課必經過的地方 ,
居然都沒注意到廣場就叫做 " 瑠公公園 " ....



在 Sogo 忠孝館前門旁邊還有一塊瑠公農田水利會奠基紀念文 ,
這棟大樓的基地原本是瑠公圳的田地 ,
後來應都市發展而變更為建地 ,
現在的太平洋百貨建物是跟水利會承租 50 年地上權 ,
到2033年租期屆滿 ....


哇!!! 平常根本沒注意到這塊牌子 ,  原來是有歷史滴 ....
這個地段是東區商圈的金雞母 ,
瑠公農田水利會賺租金應該賺飽飽吧?!!! @o@




我們再騎到忠孝東路對面 ,  停在龍門廣場 ,
老師說從這邊延伸到對面的頂好廣場 ,
以前也是排水溝 ,
可惜我沒拍下老師找到的老照片 ,
只好自己塗鴉一張想像圖 .... ^ ^


那種悠閒的景象 ,
和現在的車水馬龍完全不一樣 ,
下面還有捷運板南線穿過呢!!!!



原以為到這裡要下課了 ,
沒想到老師又繼續帶大家騎進巷子裡的車陣中 ....



在明曜百貨後面巷弄裡的商圈
卻有一座宗祠 ~~~ 林三勝公廳 ,
老師請建倫里林里長來為大家講一段有關祖先在東區發跡的故事 ....


他的開台始祖林式霽 ,
福建泉州人 ,  於乾隆年間來台 ,
先在淡水的船頭行當夥計 ,
後來在艋舺自營染料、 醬油和船頭報關生意 ,
致富後造福鄉里 ,  興利除弊 ,
朝廷授與文職八品官 ....




清朝時這區有一個很大的彎曲狀陂埤 ,  稱為 " 大灣庄 " ,
艋舺發生漳州、 泉州移民械鬥事件後 ,
因為 " 灣 " 的閩南語聽起來是爭吵 ,
為了取安定吉祥之意 ,  就轉音為 " 大安庄 "



大安庄包括十二甲、  龍安陂、  陂心 ,
現在的建倫里就是以前的陂心 ,
在東區還是一片稻田時 ,  林家後代買了大量的田產 ,
蓋了一間閩南式三合院建築 ,
雖然規模不及遙遙相對的林安泰四合院華麗 ,
但是曾經擁有艋舺店面和陂心地產達180多甲陂心林家更富有 ....


台灣光復後 ,  陂心改成坡心 ,
現在六張犁捷運站附近 ,
有一公車站就叫坡心 ....



從現在的頂好商圈 、 仁愛醫院、 仁愛國中小、 國泰醫院到市民大道 ,
都是東區最精華的黃金地段 ,
雖然後來有些地陸續被徵收或賣給別的財團 ,
但是想到以前大地主的盛況 ,
我這市井小民下巴都快掉下來了 !!!!


" 林三勝公廳 " 名稱是源於曾開了一家 " 三勝號 " 染坊 ,
萬華龍山寺信奉的觀世音菩薩是從泉州安海龍山寺分靈過來 ,
公廳裡供奉觀世音菩薩 媽祖土地公林家祖先 ,
作為後代子孫聯繫感情的場所 ,
附近的商家也會來祭拜 ,
形成在現代化都市裡仍保有傳統信仰的畫面 ,
同時也是移民社會的縮影




最後老師又帶大家沿著延吉街、 穿過忠孝東路到市民大道 ,
延吉街車子好多 ,  有人還跟丟了 ,
沒想到我的 mini bike 還跟的上 .... ^ ^


車輛廢氣實在受不了,
幸好我有準備口罩 ....


市民大道上有一座遺跡 " 車層景福宮 " ,
土地公和五路財神廟前面這條路綿延到華視附近 ,
也曾是瑠公圳水利系統 ,
從老地圖上有看到 ....






老師說依據他的研究 ,  " 層 " 可能是 " 罾ㄗㄥ " 的筆誤 ,

康熙字典中 ,  罾是漁網的意思 , 形似仰繖蓋 , 四維而舉之 ;

台灣縣法中 ,  車罾是搭大竹棚於水中 ,  高可丈許 ,  設機軸繫繩以舉;

老師秀出日月潭仍存在的四手網照片給大家看 ,
古早的生態捕魚法只取今天所需。




裡頭的對聯又是河流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密碼 ~~~

景配三周水長流不息
福佑萬戶春企業永輝




騎著鐵馬作台北東區深度旅遊的經驗 ,
雖然有點累 ,  但是挺過癮的 ,
感受到梁老師分享他追蹤人文歷史心得的熱情 ....


那天因為忙著寫筆記 ,  其實沒拍什麼照片 ,
幸好有志工趴兔的整理分享 ,
後來我有路過時也補拍了幾張 ....




上週末我去新店溪河濱公園騎車時 ,
看著溪水覺得特別美 ~~~


都市發展切斷我們與河流的親近 ,
也漸漸忘記河流的重要性 ,
想到那些偷偷排放廢水的黑心企業老闆 ,
心中只有利益沒有愛 ....


台北東區保留的歷史遺跡消失的這麼快速 ,
多虧有許多學者志工投入研究保存 ,
希望將來還有機會參加別條路線的深度導覽 ,
可以多認識生活週遭的人文之美。



參考資料: 大安區水圳人文走讀地圖
                     財團法人林三勝公廳簡介




5 則留言:

  1. from Julia 回應~
    讚耶,我對這種歷史超有興趣的!

    回覆刪除
  2. From 老陳回信~

    我有看到這篇喔,我是朋友老陳,哈哈哈~~

    好有趣的行程,有空我也要走一次,再找你當嚮導好了。

    回覆刪除
  3. From Sandy 回信~
    很有知識和歷史的社區之導覽 大安區好像是不是在我爸媽家那一站?
    你真棒! 走到哪 頭腦都靈光 既聰明又好學 ! 謝謝與我分享你的遊蹤!:)

    回覆刪除
  4. 國小五年級的社會課,就有一課是專門講台灣先民的開墾史。
    但是現代的家長們,把務農當職業的人已經少之又少了,
    所以孩子們常常擺出對瑠公圳、八堡圳、什麼圳都沒啥感覺的表情,
    實在可惜。
    如果學校能夠舉辦像你們這種「探索之行」,
    孩子們一定更能親近歷史,瞭解故鄉。

    回覆刪除
    回覆
    1. 真的喔~
      不過可能是以前在教科書讀不到,
      到了我們這種年紀開始才想多了解台灣歷史吧!
      我也覺得是很好的劇本題材,
      可惜都沒人拍....

      記的有家長帶小孩來參加,
      比較大的小孩真的聽的很有興趣呢!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