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4日 星期六

• 那些書教我的事 13


" 除了職場 , 我發現很多在一起長久的夫妻或情人們 ,
往往都是在自己和對方的立場找到平衡點的人。

當他們為對方著想的同時 ,其實所有的正面能量反射回到自己身上 ,
造成雙方的共同幸福感。"

( 摘自講義雜誌2020年5 月號書摘 / 李冠毅 / 自在做自己 )
攝於2016.8.31參觀單位展後 , 拿單位尺玩趣味之拍



" 歲末年初 , 是感恩的季節。
我在柬埔寨 , 幾乎用了一輩子最精華的時間 ,
走進許許多多難以遮風避雨的矮屋 ,
也和矮屋裡的人們成為「生命共同體」 , 疼惜有時 , 笑談有時。"

" 在柬埔寨 , 做功德可說是件全民運動 ....
這些功德儀式所伴隨的典儀歌謠、鄉野傳說以及信仰禁忌 ,
是我在這苦難國度 ,
深刻感受群眾如何將曾經斷裂的高棉傳統和先人宗教生活 ,
一點一滴拉回現實的文化軌跡。

尤其在參加每一場小人物的婚、喪聚會或喜慶 ,
那些戒慎恐懼的儀式總是像揉著一團老麵糰般地 ,
揉入了我的救助生活裡 ,
那是對這個國家民俗的理解 ,
更是一個救助工作者 , 從以「救助」為核心 , 到以「在地文化」為考量的自我修正過程 ,
更是從混沌到清明、從無知到融入 ,
成為我在柬埔寨戰後重建的恢復期裡、在身荷沉重壓力的稍歇時刻 ,
最鮮明的生活紀錄。"

( 摘自聯合副刊 / 楊蔚齡 / 我在柬埔寨 )
網路照片:《花樣年華》絕密珍藏照



" 心 , 如果能離一切境界 ,
當然最好 ....
但修行不夠的我 , 常常心不能離境 ,
「心」不能離境的時候 ,
我選擇使自己的「身」離境----
就是斷絕外緣。"

" 我的「圓圈日」是每天傍晚六點之後 ,
盡量關掉手機或保持靜音。
有時擇日 , 徹底關掉手機 ,
靜休、思惟、創作、思考...."

( 摘自講義雜誌2020年5 月號書摘 / 許悔之 / 就在此時 , 花睡了 )
攝於2015.7.14 福隆海水浴場


杜忠誥 , 一個在糞土堆長大的台灣鄉下孩子 , 上學便當裡經常只有地瓜 ,
他怎能有機會受教於一群自大陸各地來台的大師 , 讓他變成書法家、國學家?
南腔北調 , 他和他們怎麼相遇、如何相濡以「墨」?"

" 他總是遇到貴人 , 一生恩師無數 ,
那是因為他的勤(不間斷)精(不粗疏)進(日新又新)感動了他們 ,
在那個苦難的時代 , 他們在他小小的身影上看到一股奮力向上的「不甘心」。"

" 杜老師當年就是一個「自行束脩以上」的年輕人 ,
他準備好自己 ,
不是送老師肉乾 , 而老師大門總是為他開啟。"

( 摘自聯合副刊 / 【他鄉‧故鄉】沈珮君 / 相濡以墨——杜忠誥的書道師友傳奇 )
攝於2016.7.7 高行健個展《呼喚文藝復興》



" 每個人處理自己的居所都有不同的想法風格。
我的小小公寓很簡單 , 不到三十坪 ,
但是窗外就是淡水河口 , 一片煙波浩渺。
常常自喜 , 不到百萬 , 買了一條大河 , 以及隔著大河對岸廣大篤定的大屯山。"

" .... 四樓高度剛好 , 坐臥都可以眺望大山 , 或聽潮來潮去。"

" ....窗外山水才是主題 ,
室內牆面可以不要有沉重多餘太搶眼的東西 ,
讓朋友可以安心到窗外木檻上自在坐臥 , 看山看水。"

" 因此掛了白描觀音臺老師隸書寫的這一幅五言對聯 ,
空靈蘊秀 , 看與不看都好。"

" 我很喜歡梵谷、培根 , 但他們的作品還是到美術館看好。
看完還要趕快到戶外看看樹看看雲 , 紓解一下情緒躁動曲扭抑壓的鬱結。
不理解有人把類似的藝術放在家裡 , 日日相處面對 , 糾纏在躁鬱情緒中。
只能佩服 , 或許神經線比我粗強很多。"

" 近代真正有理想的知識分子大多如此 ,
因為堅持說真話 , 被各派利益集結的政黨排擠壓迫 ,
不容於時 , 不容於世。"

" 臺老師還是有他文人的自在 ,
我曾親眼看到他拿一卷字送給即將出國讀書的青年說:「需要就賣了 , 也許可以救急。」
青年時曾經有過崇高社會理想 , 關心人 , 關心受苦者 ,
即使在生命的困頓窘迫中 , 他始終未斤斤計較自己的「藝術」。"

( 摘自聯合副刊 / 【美學系列】蔣勳 / 爛漫晉宋謔——臺靜農紀念展系列2 )
攝於2017.9.17 淡水河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