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0日 星期二
● 2015 新年快樂
本來過著忙碌的主婦 + 看護人生 ,
實在想不出要玩什麼新年卡片 ....
那天在華山看完 " 早安 " ,
還逛逛醜比頭的療癒小物商品店 ,
忽然靈光乍現 ,
玩一張我最喜歡的 " 粉屁桃 " 的祝福 ,
送給自己和大家 !!!!
2014年12月27日 星期六
◎ 小津安二郎: お早よう/Ohayô/早安
2014.12.25
這陣子忙的渾渾噩噩 ,
腦袋要搞定柴米油鹽 + 鍋碗瓢盆 + 洗衣洗褲等家務事 ,
還要同時畫圖 , 原來會這麼累 ,
只能嘆 ~~~
小姐我 , 以前太好命啦 !!!
外面的叮叮噹氣氛好像跟我在不同次元裡 ....
聖誕節上午終於把稿子畫完 ,
下午決定要放空一下 ,
選部好電影 、 安靜地窩在戲院一個多小時也好 。
之前在 " 老屋巡禮:青田七六 " 一文提到的日本名導小津安二郎 ,
松竹電影公司為了紀念他的 110 週年 ,
以數位科技修復了幾部經典名片 ,
最近華山光點電影館放映了三部 ,
我選了一部小朋友演的喜劇 ~~~ " 早安 " ,
應該會很有趣吧 !!! ^ ^
上次看的1953年 " 東京物語 " 是黑白片 ,
1959年的 " 早安 " 則是彩色片。
前者劇情是講老父母與成年子女之間的故事 ,
後者除了初老父母面對小孩的教養問題 ,
還有鄰居之間的關係 。
電影場景是在一處社區 ,
緊鄰的房舍 , 外觀看起來很類似 ,
如果老公喝醉酒 , 可能會進錯門 ....
街坊鄰居都很熟悉 ,
太太們常常隔著打開的窗戶串門子 ,
不過也容易閒言閒語地說三道四。
雖然只是簡單的和室和山坡場景 ,
但是畫面簡潔俐落 ,
人物分鏡切跳流暢,
小津電影的一貫風格。
小孩們也很要好 ,
一起上學時 , 小男孩們玩起放屁遊戲 ,
一按額頭就噗 ~~~出屁的人 ,
就得意極了。
大概只有男生會有這種興致 ,
還為了練屁功 ,
晚上多吃一點地瓜或滑石粉 , 哈哈!!!
主角是這對小兄弟 ,
哥哥正值叛逆期 ,
弟弟像個小跟班 ,
跟哥哥同一國。
媽媽不讓他們去鄰居家看電視 ,
兄弟倆就整天吵著要買電視機 ,
媽媽被吵的受不了 , 請黒臉老爸來管教 。
老爸罵小孩子怎麼這麼多嘴 ,
大兒子反駁說大人才很會說廢話 ,
每天見面總是說 " 早安、 天氣真好 " 等等無聊的話 。
結果兄弟倆以不說話、 不吃點心來抗議 ,
大人也由他們去 , 看他們能撐多久 ,
也因此鬧了不少笑話和誤會 ~~~
鄰居太太還以為什麼事得罪了他們媽媽 ,
學校老師也以為他們是肚子痛不講話。
老爸在食堂跟別人聊到兒子說的話 ,
覺得又好氣又好笑 ,
童言童語也非全然沒有道理 ,
讓老爸反省到大人的確常常說一些沒內容的話 ,
不過人與人之間也許就是需要這樣的話來潤滑吧?!
想到我小時候也有類似的想法 ,
大概是因為內向害羞的個性使然 ,
出社會工作後有比較改善 ,
不過也是比較被動式與人交談 。
現在常在菜市場觀察菜販之間或與客人之間的哈拉對話 ,
雖然無意義但還挺有趣的。
第二次看小津導演的電影 ,
發現有同樣的演員出現 ,
一樣演父親角色的笠智眾 ....我彷彿搭了時光機回到他的中年時期 ,
正面臨著社會變遷 ,
還有親子教養和生涯規劃等問題的衝擊 ....
不過小孩不識大人的煩惱 ,
抗議中的寶貝兄弟 , 因為肚子餓了 ,
直接偷家裡的飯桶和茶壺 ,
在河堤旁野餐 ,
小弟弟吃著米飯團 , 也能舔的津津有味 ,
實在可愛。
小童星很會演 ,
天真稚氣不做作 ,
讓我想到台灣一部老電影 ~~~ " 小畢的故事 " ,
就是很推崇小津電影的侯孝賢導演參與編導的作品。
只是當他們在批評大人同時 ,
小孩之間的放屁遊戲何嘗不是很無聊 ,
" 屁 " 似乎也常是生活中的小小插曲。
不知道每個家庭是不是都有一個特別的 " 屁王 " 呢?
我家老爹是 " 響屁王 " ,
姊夫是 " 瓦斯臭鼬王 " ,
大姪子是 " 臭屁王 " ,
總是故意把屁股歪一邊噴向弟弟那邊 ,
然後弟弟就氣得彈跳起來 ,
讓哥哥樂得屢試不爽 !!!!
有一個表哥小時候也很會放臭屁 ,
不過他多半會不好意思、 有禮貌地先說 " 對不起 " ,
其他人馬上捏鼻子、 鳥獸散。
看完這部電影後 ,
可以笑看這個不怎麼優雅又令人尷尬的生理現象了。
把日常生活的互動和對話 ,
編導成一個很完整逗趣的故事 ,
而且還很有生活哲學 ,
不得不佩服這位國際名導。
摘自華山光點臉書的推薦文 ~~~
" 小津安二郎曾說 ,「《早安》這個故事是很久以前醞釀的 ,
描述人們平常無聊話說得熱絡 ,
一但要談正事時 , 怎麼談都不投機。」 "
" 美學大師蔣勳也曾表示對《早安》此片的喜愛 ,
「清晨月台候車 , 人與人的寒暄 ,
『早安啊──』、『天氣好ㄚ──』、『謝謝啊──』、『勞駕了──』
完全沒有內容的對話 ,
是日本到現代仍然保持的許多生活裡的「敬語」。
像王羲之手帖裡重覆說的「頓首頓首」 ,
沒有特別意義 ,
但是歷經戰亂 , 顛沛流離 , 生死聚散 ,
只能珍惜說「敬語」的一點幸福了。」"
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
● Chef 五星主廚快餐車
2014.12.7
昨天電影台首播一部 2014年的劇情片
" 五星主廚快餐車 " ,
一向喜歡看動作片的小胖哥居然有興趣 ,
原來是 " 鋼鐵人 " 導演強 ‧ 法夫洛自編、自導、自演的作品。
片中邀了許多大咖明星來客串 ,
怎麼不是帥哥型男的導演反而是男主角呢?
不過以他的年紀和體型 ,
的確很適合詮釋這個中年失婚又失業的大主廚。
卡爾本來是在高級餐廳擔任主廚 ,
正面臨中年危機 ,
失婚後有由前妻監護的兒子之間親子問題 ,
還有最自豪的專業被毒舌美食評論家在網路上批評的一文不值。
後來卡爾跟評論家火爆的爭論場面 ,
被網路鄉民拍下影片 po 上網 ,
讓卡爾在網路上爆紅 ,
也讓他失業後找不到像樣的主廚工作。
失意時接受前妻的建議 ,
跟著家庭旅行到邁阿密 ,
前妻讓他當兒子的保母 ,
增加父子相處的機會 。
那裡悠閒的氛圍和濃郁的拉丁風味餐飲 ,
讓卡爾又重拾對料理的熱愛。
卡爾透過前妻的前夫幫忙 ,
買下一台廢棄的快餐車 ,
父子倆一起重整快餐車 ,
父親順便教導喜歡廚房工作的兒子工作態度和基本技術 ,
卡爾以前的手下辭職後也加入工作行列 ....
3 人從邁阿密出發 ,
一邊賣古巴三明治 ,
一邊開車旅行回洛杉磯。
這段暑假之旅 ,
卡爾重新找回烹飪的樂趣 ,
也和兒子培養出親密關係。
雖然是人生逆轉勝的故事 ,
不過編導融入親子世代差異 ,
以及描寫網路世界奇妙與荒謬的影響力 ,
讓我看了心有戚戚焉。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GAODFP-sESFBYikYGrcuHyQpbwpu-EiMgqOaeokFuiSNCtO6b8KQGLMDjbX0NbOr92dlpMnSCYmeqkvAAXSr41zGDPXlBSNLIHW8BBJU1Jix5Scof5J0uYA5NRQMxzewOEtUgrdqIWUI/s1600/Chef-06.jpg)
卡爾本來不懂社群網站是怎麼一回事 ,
直到美食評論家在推特上毒言批評 ,
居然引起一堆酸民按讚留言 ,
以及他出糗的影片被快速傳閱分享 ,
讓他對社群網站留下惡劣的印象。
但是評論家提到 po 文就是他的工作 ,
這只不過是一場秀 ,
時間一過群眾就會漸漸淡忘 ,
而且卡爾也賺到知名度 ,
何必搞的兩人深仇大恨 ?
雖然他說的是事實 ,
不過的確有很多酸民躲在網路中進行不負責任的霸凌 ,
如果想不開的人 , 信心一定會大受打擊 。
這讓我想到轉念的一句話 ,
越受到批評的人 ,
其實是越具有才華或知名度的人 ....
卡爾原本對手機控的兒子頗有微詞 ,
不明白他在虛擬世界裡搞什麼 ....
沒想到當快餐車每到一個景點都大排長龍 ,
卡爾才知道是兒子運用推特發布消息 ,
而且吃過古巴三明治的網友也紛紛留言按讚轉發。
曾有研究指出年輕世代的特色就是喜歡揪團 ,
哪裡有好吃好玩 , 利用社群網站連結呼朋引伴 ,
不過如果是幹壞事和破壞社會秩序就不好了。
讓可以享受獨處的我 ,
更覺得自己和網路世代行為思想上的差距 ,
不過慢慢地也可以尊重他們的 style ,
也許會往好的方向改變也說不定 ....
( 除了在網路上以圖像、 文字惡意攻擊侮辱這一點完全無法茍同 ~~~ )
這部獨立製片比預期中還好看 ,
當人失志時 , 不妨回到原點 , 從零開始 ,
做自己喜歡的事才會快樂 。
比起高級餐廳裡高高在上的主廚 ,
快餐車廚師能直接接觸群眾 , 也沒什麼不好 ,
都是一樣煮美食給人吃。
片中少不了美食料理的畫面 ,
導演拍的節奏流暢明快 ,
表現出天才廚師的 fu 。
不過如果是年輕時的我 ,
大概會看得垂涎三尺 ,
現在初老的我看了 ,
感想只有 ~~~
哇 !!! 小心高血脂、 高血壓、 高膽固醇啊~~~
囧~~~
2014年12月1日 星期一
◎ 石榴記
2014.11
秋天的水果攤出現這種又紅又大顆的水果 ~ 石榴 ,
美國進口的 ,
上面立了一個紙牌 ,
寫著 " 促進血液循環 " ,
我問老媽要不要買一顆吃吃看 ....
( 網路圖片 )
忘了問老闆該怎麼吃 ,
我只看過剪紙藝術裡的石榴 ,
老媽說剖開來、 挖著吃吧 ~~~
切開一看 ,
果真是 " 多子多孫 " ,
跟我們的蕃石榴完全不同 ....
試吃一顆 " 小孫子 " , 味道微甘且生津止渴 ,
流出一些鮮紅色的汁液 , 感覺好像富含鐵質 ,
忽然想到以前在美國好像看過石榴果汁 ,
趕緊把石榴裝進碗裡 。
老媽手不夠力 ,
只好由小的我伺候老太后吃石榴 ,
我一邊幫她挖、 她一邊慢慢啃 ,
吃得真辛苦啊 !!!
問她感覺如何 ,
她居然說好吃是好吃 ,
可是會不會吃完像檳榔族啊?
哈!!!
她還說以前外公家庭院有種石榴 ,
不過沒這麼大顆。
既然她可以接受 ,
我就上網查石榴的營養成分 ,
那一顆顆像紅寶石般的小玉米 ,
果然不是蓋的。
維生素 C 的含量比蘋果高1~2倍 ,
有美白、 抗氧化功效 ,
果實以鮮吃為主 , 也可製成上等飲料。
石榴汁有助消化、抗胃潰瘍、
軟化血管、降血脂和血糖 ,
降低膽固醇等多種功能。
對女性也是一大福音 ,
因為含有植物性雌激素 ,
可預防貧血 ,
也可調解生理期內分泌和更年期障礙 ,
對男性攝護腺肥大問題也可預防和改善。
後來和一位住在美國的朋友聊到石榴 ,
她說把子全部挖出來再吃 , 不會麻煩 ,
原來我們吃得太小心翼翼了 ~~~ ^ ^
不過吃的時候避免穿美麗的衣服 ,
被紅色汁液噴到很討厭。
吃完第一次後剛好要去醫院抽血檢查 ,
這次老媽成績單很棒 ,
膽固醇大幅下降 ,
可能真的是紅寶石發揮功效了 ,
我這個三脚貓廚師也與有榮焉。
2014年11月27日 星期四
● 人間風景 7
有一天傍晚在公園看到這樣的風景 ,
祥和的空氣在主人與狗之間瀰漫著 ,
覺得很棒 ....
另一次驚喜是在我家附近的小小停車場 ,
轉角那個管理員亭子裡突然竄出白色的身影....
管理員阿背暫時離座 ,
留下可愛的代理管理員繼續看守 ,
趕緊叫我的姪子來看 ~~~
結果他卻說這亭子真不錯 , 應有盡有 ,
有冷氣、 收音機、 熱水瓶等等 ,
我常常經過卻沒有注意到呢!!!
雖然空間很小 ,
管理員阿背倒是能樂在其中 ,
坐累了 , 就走出亭子伸展筋骨 ,
還有可愛的狗狗相伴 ,
知足才能常樂啊!!!
2014年11月4日 星期二
◎ 行腳~陽明山美軍眷舍
2013.9.8 我參加荒野保護協會辦的
" 陽明山美軍眷舍 " 導覽行程 ,
因為加上 藍染 DIY 的活動 ,
所以事先要缴一點費用 。
那天在劍潭捷運站集合、 分組後 ,
各自跟著導覽老師搭紅 5 公車上山。
在文化大學附近下車 ,
秋初 , 陽明山上的青楓已經開始染紅了 ....
一邊看老師借我們的簡介 ~~~
1923年還是日據時代 ,
為了上草山泡湯 ,
已經闢了仰德大道。
國民政府來台後 ,
老蔣很景仰王陽明 ,
於是把草山改名為陽明山 ,
1949年老蔣的第一個行館也建在此 ~~~ 草山行館 ,
可見有考量到這邊地形和景緻上的優勢。
1950年南北韓發生韓戰 ,
繼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西方列強與蘇俄共產黨之間的冷戰氛圍後 ,
亞洲情勢又開始拉緊 .....
北韓有中共毛澤東撐腰 ,
美國派麥克阿瑟將軍率領第七艦隊打北韓 ,
到了 1953年中國與聯合國軍隊和談 ,
簽訂 " 朝鮮停戰協定 " ,
才會有現在的北緯38度的南北韓分界線。
因為韓戰爆發 ,
美國與台灣簽署 " 共同防禦條例 " ,
加上後來的越戰 ,
美軍顧問團紛紛進駐台灣 ,
美出資金 , 由國民政府徵收民地 。
最初有陽明山和木柵兩個選項 ,
因為陽明山有草山行館 , 治安好 ,
又有大片平坦地和溫泉 ,
所以就在陽明山 山仔后 附近徵收了 9 萬多坪的土地 ,
當時一坪約 25 ~ 40元 ,
成立亞洲規模最大、 機能最齊全的美軍眷舍聚落。
房舍劃分成 ABCDEFGH 8 區 ,
1952 ~ 1964 年蓋完 217 棟 ,
包括海軍、空軍、情治、通訊和特種部隊的各級軍階 ,
還有美軍電台、 美國學校、 停機坪 ,
在 1979 年中美斷交前 ,
進駐了 2000多個美軍家庭。
聽了這段歷史 ,
才更了解當年中美斷交時全民共憤的激情 。
現在有一群志工致力要保存這一區的老房子 ,
就是因為它們有故事 , 代表著歷史的痕跡。
後來產權給台銀和經建會託管、 招租 ,
有的土地被賣 , 有的眷舍被改建 ,
各種都市開發案陸續進行中 ....
其中有一個大新聞是由漢寶德設計的 H-1 區 ,
曾在 2008 年登錄為 文化景觀建物 ,
卻要讓財團擴建歐洲學校 ,
引起各方討論和抗議才停止。
聽完歷史 ,
組長們帶大家做藍染 DIY ,
蹲在戶外空地綁手帕 , 很新鮮的體驗 ,
把手帕浸在各組的染料桶後 ,
就跟著老師去看老房子了。
H-1 區 " 三角拼盤 " 是最晚建好的 ,
屬於美國北方風格 ,
雙拼式有 2 層樓 + 2 座煙囪 ,
1 樓是廚房和餐廳 , 2 樓是臥房 ,
屬士官級住宅 ,
現在還有人居住 ,
租金 2 ~ 3 萬 / 月。
影響台灣建築很大 ,
由此發展出公寓式建物。
F 區位在愛富二街、 三街 ,
一層樓的白屋區 ,
家家有圍籬 。
這一區是 2002 年台銀招租後 ,
入住率最高的。
愛富二街 1 號 ,
美國南方風格 ,
曾經是美軍總司令的宿舍 ,
林洋港任內政部長時的官邸。
看起來狀況需要緊急搶救 ,
都快被雜草淹沒了 .... ><
這種圍牆是採用空心磚 ,
如果遇到敵機轟炸只會粉碎 ,
可減低傷亡。
當氣候潮濕時 ,
屋瓦上的青苔會呈現翠綠 ,
也是這一些宿舍的特色。
煙囪在亞熱帶的台灣沒什麼實用性 ,
但是有懷念美國家鄉的含意 ....
當年的美軍軍眷真享受啊 ~~~
有的宿舍有車庫 ,
表示軍階較低 。
AIT 美國在台協會也在這裡訓練中文 ....
F 區這棟房子保存的不錯 ,
還有人居住。
當年提供上等檜木來蓋地板 ,
可以防鼠患 ,
現在則是禁採。
愛富二街走到底 ,
看到右手邊有連接天母古道的親山路標 ,
不過我們是直走到對面的陽明天主堂休息 ....
1969 ~ 1970 年駐軍的美軍 + 眷屬多達 2、 3 萬人 ,
因為信仰需求而蓋的教堂 ,
越戰開打後 , 規模更擴大。
東方風格的八角型屋頂 ,
前門卻有著中西合併的拱門。
穿過文化大學社團中心、 華岡新村的路標 ,
來到 C-1 區 ....
這一區木造結構的房子 ,
注重休閒的美式風格 , 後院比前院大 ,
屋頂斜角、 屋簷交錯 ,
跟我們的三合院、 四合院不同 ,
是橫式一條龍 ,
不過現況崩壞的更嚴重了 .....
這群聚落眷舍包含了很多的老樹和自然生態景觀 ,
護育聯盟的志工們希望能連同老房子一起保護 ,
陸續在搶修中。
美軍家庭除了提供鄰近居民園丁、 廚師、 保母等工作機會 ,
月薪比當年的公務員還高 。
美國人很注重儀容 ,
所以也有理髮廳 。
還有小商店或福利社 , 販賣牛肉、 牛奶、 罐頭 ,
山下有錢人也會來買。
受福利社的影響 ,
台灣也有了柑仔店。
看似幽靜的社區也曾經發生很嚴重的衝突事件 ....
1957 年 , 陽明山實踐革命研究院的職員劉自然深夜路過 B 區 ,
被駐台美軍上士雷諾擊斃 ,
因為享有外交豁免權 ,
所以他是接受美國軍事審判。
雷諾聲稱是因為看到劉自然偷看他老婆洗澡 ,
在圍籬內出於自衛才開槍;
不過也有傳聞說是因為福利社的利益勾結 ....
審判結果是雷諾無罪釋放並遣送回美國 ,
引起社會大眾不滿 , 群聚美國大使館抗議 ,
當時台灣非常依賴美國的資源 ,
這起事件也影響到中美關係。
這棟崩壞嚴重的住宅 ,
其實是志工們眼中的亮點 ,
因為國際知名大提琴家馬友友的父親馬孝駿先生
來台灣任教音樂時 , 跟台銀承租的故居。
這棟住宅曾經借給電視劇 " 星星知我心 " 拍攝 ,
也可當作活化老屋運動的例子之一。
還有磚造建築的美軍俱樂部 ,
是美軍聯誼、 運動的場所 ,
前不久也看到電影劇組 " 風中家族 " 到此拍攝的新聞。
原先的停機坪 ,
現在用作 " 樹木銀行 " ,
保護老樹和不同樹種。
在這裡結束導覽 ,
之前藍染的染料桶已經移到 C-1 區 ,
各組人馬開始認領自己的作品 ....
掛在圍籬上曬太陽、 風乾 ,
挺美的 ....
小組合照 ....
自願當組長小幫手的兩位同學 ,
染的手帕比其他人大 ~~~
志工讓每組學員連署支持一棟老房子 ,
原來我們的組別編號 = 房子的編號 ~ C10 ,
希望下次有機會再去時 ,
我們的黃色小屋已經回復以往的樣貌。
台灣真的是個文化大鎔爐 ,
多元化的呈現都是歷史的軌跡 。
雖然這一個區域和我的共同記憶幾乎沒有什麼交集 ,
但是能聽到、 看到屬於台灣歷史的一部分 ,
覺得很佩服這群志工的努力和熱情 ,
才使得文化景觀不被經濟開發勢力完全掩埋。
想要了解更詳細的資料 ,
可參閱 " 陽明山山仔后美軍宿舍群 " 一文 ~
訂閱:
文章 (Atom)